人間典範全興總裁
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舉辦一場康原老師之村史與報導文學講座,其『人間典範全興總裁』著作之一.
回想起這本書之內容~~閱讀後心酸酸淚眼汪汪.很高興能參加康原老師的講座,並看見作者本人,真是幸運兒.
「從飼牛囝仔到總裁」 的奮鬥歷程,也見證了近百年來,台灣社會變遷的風貌;為台灣社會保存一段歷史.
■內容簡介
往昔,有一府二鹿三艋舺的符碼;
今天,人文彰化見證半線風華。
全興總裁吳先生,彰化縣福興鄉同安村人。自小聰明活潑,身體瘦弱矮小,綽號矮仔其。他「目識巧」,六歲就學會修理時鐘,對於數字靈敏,心算神速;他遺傳了父親的勤勞,與母親的慈悲;八歲,家貧失學,在家裡飼牛、幫農、作童工;十歲,學做生意,由父親指導到鹿港一帶賣掃帚,用扁擔一次挑著五十把販賣;十二歲,因無力繳學費,只能在夜間漢學堂窗外旁聽.........
這是「做牛著拖,做人著磨」的全興總裁一生故事,他就像台灣牛,有田犁田,無田載土豆,用心犁出了一畝全興人都能安身立命的樂土。
補充內容:
吳總裁出生於日治時代末期,其童年時期跨越兩個不相同的執政者,在戰爭與物質匱乏的時代中度過,生活在農村的他.養成了克勤克儉、純潔樸素的生活習慣.因為家境清寒,又能認命在「做牛愛拖,做人愛磨」的古訓中,奮鬥不懈的勇往直前,掌握社會脈動的時機,開創出全興企的大格局.
約在民國四十二年開始,國民政府始在台灣實第一期經濟建設,鼓勵國人發哄本土工業.這一年吳總裁與友人創立「協隆五金工廠」,產銷自行車零件.民國四十六年在福興鄉的同安村創立「全興五皮件廠」;隨後工廠搬到彰古亭巷,認識了企業家張國安先生,當時張國安先生正在擴大三陽公司的業務,找到吳總裁做協力廠,商共同生產各種相關產品,於是全興公司與三陽公司一起成長,創造了全興工業集團,這個過程充滿著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
吳總裁因家庭環境的關係,未能進入學校就學,没有正規接受學院的制式敎育,然而因豐沛的生命力,讓他接觸到社會各種階層,從生活體驗中得到了許多智慧,從生活語言中得到古訓,於是他就把這些警世的金言良語,用來規勸自己的子女或員工;更重要是拿到自己身上,作為自己的處世哲學.
■作者簡介
康原
本名康丁源。1947年生,彰化人。著有《台灣農村一百年》、《尋找烏溪》、《八卦山下的詩人林亨泰》、《賴和與八卦山》、《花田彰化》、《台灣囡仔的歌》、《台灣囡仔歌謠》等四十本書。
曾任賴和紀念館館長、青溪學會彰化分會理事長等多項職務,並榮獲2004第六屆磺溪文學特別貢獻獎。現為彰師大台文所作家講座、台中體育學院及修平技術學院兼任講師、專業作家,主持康原文史工作室,獲2007年吳濁流文學獎新詩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