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對路,不怕遙遠;走錯路,不怕轉彎
─路走對了,就不怕遙遠─
在紐約,有一次參觀有名的「大都會博物館」。付了錢,櫃檯給我兩個約10圓台幣大小的金屬片門票,有兩條夾子。方便我們別在衣領上。友人告訴我參觀中途可以隨時出來,如果還要再進去,門票就不用繳回,可以憑原本的門票再進入。確定不再進去參觀,就把門票丟入門口的壓克力玻璃櫃中。
我問:「門票的形式、顏色有每天換嗎?」
朋友回答:「沒有」
「那會不會有人把門票帶回家,過幾天再來呢?或是10人進去只買5張門票,其中一人再把門票帶出來給其他人?」
朋友大笑:「只有台灣人會這麼想!美國人想法單純多了,進去就是要買門票,不再進去,就繳回門票。基本上美國人相信大家都是守法的好人,所以門口工作人員很少。」
剎那間讓我覺得很慚愧,我們的防弊多於興利的觀念,鑽漏洞的念頭竟是文化的一部份。
最近幫台積電上課,發現台積電的餐廳跟科學園區的其他廠商一樣,採用外包模式,一樣乾淨整潔明亮。所不同的是餐廳沒有人幫你打菜,要吃什麼一切自己來,發水果的地方貼了一張紙條--豕C人限拿一袋(洗好切好的)。連入口處也很少有人在管,進餐廳自己用識別證刷卡,月底自動從薪水中扣除。
一位台積電副理告訴我:有一位員工被抓到吃飯沒刷卡,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就開除了。我發現,當彼此信任度越高,管理就越少,彼此方便,成本自然下降,工作也越愉快。
相反的彼此猜忌,防範、圍堵、監督。不但降低生產力,工作也被動,不愉快。
各位親愛的夥伴,您是否也發現,當您和週遭朋友,同事,處於信任的環境中做起事情來都非常的有效率,而且默契十足,但是,處於猜忌和不諒解的情形下,任何事物都進展的很不順利。您了解了這道理,從現在開始,就將心胸打開,用開放的心情,信任的態度,來對待每一位夥伴, 或許剛開始,會發現,吃了很多虧,大家都還是防來防去,那是因為您的夥伴還不習慣您的處世態度。記得,「堅持」,對的事情就要堅持,堅持才能天長地久。所以,一條路 - 走對了,再怎麼遙遠 也不會害怕。
─路已盡頭,該轉彎了─
今天在報紙上看到一篇女生寫的文章,讓我感觸很深,她因為初戀的失敗,一直離不開失戀的痛苦而有輕生的念頭,在她想自殺的那一剎那,她看到了公車上有的一小段詩,詩的內容就有這麼一句:
『不是路已走到盡頭,而是該轉彎了!』而讓她拋棄了輕生的念頭。
最後她寫說:大二的我,被一個不速之客擾亂了平靜的生活卻也不經意的被另一個不速之客救贖了。生命中總有挫折,那不是盡頭,只是在提醒你,該轉彎了。
『不是路已走到盡頭,而是該轉彎了!』這句話其實很有意思!
當你遇到一件事,已無法解決,甚至是已經影響到你的生活、心情時,何不停下腳步,暫時的想一想是否有轉闤的空間,或許換種方法,換條路走事情便會簡單點。但,通常在那一刻,我們並來不及想到這些,只是一昧的在原地踏步、繞圈,讓自己一直的陷在痛苦的深淵中,生命中總有挫折,那不是盡頭,只是在提醒你:該轉彎了!
放手不代表承認失敗,放手只是為自己再找條更美好的路走。